天府宝翰篇

秘阁西头古锦囊,时时宝鸭薰天香。
雕函什袭虬龙抱,玉匣标题翡翠装。
君王清燕常留玩,不宝珠玑宝书翰。
往代名笺色尚莹,千秋遗墨光犹灿。
学书无过王右军,天门凤阙迥无群。
萧疏内景神仙字,娟秀曹江孝女文。
怀素上人笔如铁,漏痕钗脚皆奇绝。
藤影盘时鹤欲栖,剑铓舞处蛟堪截。
平原雄劲若有神,内制犹存宝篆新。
晋唐墨迹人间少,由来一字堪千缗。
端明学士黄州客,作字还如画奇石。
山谷偏馀潇洒姿,南宫独创嵚㟢格。
骨气苍严数晦翁,偶然藻翰皆能工。
始信真儒自淹贯,临池原不比雕虫。
子昂雅得兰亭意,江左宗风犹未坠。
近代华亭说剑篇,落笔轻圆饶逸致。
阁帖初年拓本奇,玉堂手记拜恩时。
澄心旧纸廷圭墨,海内流传第一碑。
古人真迹良难遇,一片精英凝尺素。
鸿宝常腾奎壁光,灵物从来鬼神护。
圣主典学开承明,旁搜文翰佐升平。
譬彼珍奇贡川岳,沐日浴月光华生。
累朝墨妙藏天府,圣情如历琼瑶圃。
温室临摹敲砚冰,风亭展对飞檐雨。
侍从词臣许纵看,惊心骇目夸雄观。
泰山俯视皆云气,沧海平临尽紫澜。
先教拂拭青玉案,捧持须用蔷薇盥。
书家今得见山阴,如溯河源入星汉。
再拜稽首恩无疆,晴窗寓目神飞扬。
天球河图世世宝,上与景庆同辉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府宝翰篇》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通过描绘古代文人墨宝的收藏与珍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尊崇。张英(1637年-1708年),字乐圃,号文岳,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深厚的造诣。

《天府宝翰篇》的原文如下:

秘阁西头古锦囊,
时时宝鸭薰天香。
雕函什袭虬龙抱,
玉匣标题翡翠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帝王书房中宝物的收藏情景。诗中的“秘阁”指的是皇帝私人藏书的地方,“古锦囊”则象征着那些珍贵的藏书,而“宝鸭”则是用来散发香气的物品,增添了一份古典的氛围。诗中的“雕函”、“玉匣”以及“虬龙”和“翡翠”,都是对珍贵文物和艺术品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和热爱。

张英作为康熙朝的大学士,不仅在政治上有杰出贡献,其文化修养也非常高。《天府宝翰篇》的创作可能受到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影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不仅体现了张英个人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视。在当时,能够创作出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无疑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天府宝翰篇》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文人书房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张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背景。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