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宝常腾奎壁光,灵物从来鬼神护。
圣主典学开承明,旁搜文翰佐升平。
譬彼珍奇贡川岳,沐日浴月光华生。
累朝墨妙藏天府,圣情如历琼瑶圃。
温室临摹敲砚冰,风亭展对飞檐雨。
侍从词臣许纵看,惊心骇目夸雄观。
泰山俯视皆云气,沧海平临尽紫澜。
先教拂拭青玉案,捧持须用蔷薇盥。
书家今得见山阴,如溯河源入星汉。
再拜稽首恩无疆,晴窗寓目神飞扬。
天球河图世世宝,上与景庆同辉光。
【注释】
天府:古代指四川一带,因成都有天府之国之称,故称。
鸿宝常腾奎壁光,灵物从来鬼神护:大才子常常在天象中出现,神灵保护他的作品。
圣主:圣明的君主。典学:研究学问。承明:承明殿,汉代宫殿名。旁搜:广泛搜求。文翰:文学辞藻。佐升平:辅助太平盛世。譬:比喻。珍奇:珍贵奇特。如历琼瑶圃:如同经过美丽的花园。温室临摹敲砚冰:温习书法,研磨墨汁,使砚台都结冰。风亭展对飞檐雨:风吹过亭子的屋檐,雨滴落下。侍从词臣:皇帝身边的臣子和文人。许纵:唐代诗人许浑字纵。惊心骇目夸雄观:令人惊叹,使人感到惊奇。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这里借指帝王。俯视皆云气:俯瞰四周都是云雾缭绕。沧海:大海。尽紫澜:海水的颜色是紫色,形容波涛汹涌澎湃。先教拂拭青玉案,捧持须用蔷薇盥:先要擦拭一下青色的玉桌,手拿东西时要用蔷薇花洗手。
书家今得见山阴:现在能看见山阴先生,也就是陆机的字山阴。书家:书法名家。山阴:陆机字山阴。溯河源入星汉:追溯黄河的源头,进入星辰大海。再拜稽首恩无疆:多次叩头行礼,感谢恩惠无边无际。恩无疆:恩泽没有止境。晴窗寓目神飞扬:阳光明媚的窗口内放眼望去,精神飞扬。晴窗:晴天的窗户。寓目:远望。
天球河图世世宝,上与景庆同辉光:上天的星象是世代相传的宝物,它和景帝时代的星象一样光辉灿烂。天球河图:天文图,即星象图。景庆:东汉皇帝刘贺,字景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通过对历代帝王与文人关系的描述,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重儒轻文、压抑人才的不满。全诗以“鸿宝”起兴,赞美了历代帝王的文治武功;接着通过描绘帝王与臣工的关系,抒发了对贤才受宠的渴望;最后以颂扬古代文化和历史成就作结,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
诗一开篇,便将“鸿宝常腾奎璧光,灵物从来鬼神护”置于首位,以此突出其非凡的地位和作用。鸿宝,即鸿儒,指有高深学问的人;奎璧,均为帝王象征,用以表示尊崇。此言鸿儒常出,其光芒照耀于天地之间,而鬼神为之守护。这一描写既体现了鸿儒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鸿儒受到尊崇和保护的期待。
诗二继续强调了鸿儒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的成就,而且能够辅佐君王,开创盛世。旁搜文翰,意指广泛搜集并研习文学辞藻;佐升平,则意味着协助国家的安定繁荣。这一部分进一步展现了鸿儒的重要价值和贡献。
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帝王对鸿儒的重视程度。他们如同珍奇之物一般,受到鬼神般的保护;又如泰山般崇高威严,俯瞰四海八荒。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鸿儒的地位,也表达了对帝王能够重视和支持鸿儒的期盼。
诗三则转入对帝王与臣工关系的探讨。作者认为,帝王应当像对待珍宝一样珍惜臣工,让他们为国家贡献力量。同时,也要像对待珍稀之物一样保护他们,使他们免受外界干扰。这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期望,希望帝王能够重视臣工的价值,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诗四则转向歌颂古代帝王的文治武功。他们不仅治理国家有功,而且文化成就卓著,堪比古代圣贤。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帝王功绩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他们智慧和才能的赞赏。
诗五则再次回到对君臣关系的探讨。诗人认为,帝王应当关心臣工的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期望,希望帝王能够真正关心臣工,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机会。
诗六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对臣工的尊重和爱护。他们不仅要给予臣工荣誉和地位,更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君臣和谐相处,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努力拼搏。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君臣关系的期望。
诗七则再次回到了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赞颂。作者回顾了历史上的鸿儒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才华横溢和卓越成就。这些鸿儒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诗八则再次回到了对君臣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只有君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这种关系的基础就是双方对于彼此的信任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创造有利条件。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认识和思考,也表达了他对良好君臣关系的追求和向往。
诗九则再次强调了帝王对臣工的重视和支持。他们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和领导者,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帝王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也表达了他对帝王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期待。
诗十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他认为随着国家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士人和学者前来为国家效力。这些士人学者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推动者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国家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整首诗以鸿宝起兴赞美了历代帝王的文治武功;接着通过描绘帝王与臣工的关系,抒发了对贤才受宠的渴望;最后以颂扬古代文化和历史成就作结,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全诗既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又充满了艺术魅力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