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送春

寂寥帘幕,恻恻馀寒浅。
又是落花时,风紧处、飘来千片。
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只恐离人见。
啼红惨碧,恼乱莺和燕。
日永却如年,乍起也、双眸还倦。
销魂此际,无计网春晖,题锦字,倒芳樽,聊把行旌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蓦山溪·送春》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赠别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衡阳妓的陈湘,通过其天生丽质和柔情脉脉的形象,以及春愁恹恹的情感状态,展示了词人的深情与赞美。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蓦山溪·送春》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春季送别陈湘之际。黄庭坚作为一位词人,对陈湘的美丽容貌和温柔情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陈湘的个人感情,还反映了北宋时期文化背景下文人与歌妓之间的情感交流。
  2. 诗词原文
    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谁送一城春,绮罗香、风光窈窕。插花走马,天近宝鞭寒,金波上,玉轮边,不是红尘道。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深下水晶帘,拥严妆、铅华相照。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
  3. 主题思想:《蓦山溪·送春》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词人对陈湘的深情怀念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春天的美好景象和陈湘娇媚形象的描绘,词作展现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于爱情的珍视。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该词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绮罗香”形容春风的芬芳,“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作的艺术魅力。此外,词中的叠字“窈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整个作品更加优美动听。
  5. 文学价值: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蓦山溪·送春》不仅作为一首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值得深入研究。词作中所体现的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资源。

《蓦山溪·送春》不仅是黄庭坚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和审美理念,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