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四

卫青不败妄谈兵,千里边墙一夕倾。
篱落久依难奋迹,指挥若定亦虚名。
鼓声堕地宁南死,星象经天太白明。
不善将兵须将将,封侯未免愧西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四》是清代诗人张洵佳的作品。此诗通过卫青不败妄谈兵,以及千里边墙一朝倾的比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常。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1. 诗歌原文
    卫青不败妄谈兵,千里边墙一夕倾。
    篱落久依难奋迹,指挥若定亦虚名。

  2. 诗歌翻译
    卫青不败,却总是谈论战争;千里边墙在一夜之间倒塌。
    我长久以来依赖的篱笆难以奋发前行,即使指挥得当也不过是个虚名。

  3.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张洵佳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他通过卫青与边疆的对比,指出了军事胜利并不等同于国家的真正强盛。同时,诗中“千里边墙一夕倾”暗示了战争的无情和迅速毁灭性,反映出作者对战争后果的忧虑和批评。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将卫青比作不败之将,边疆比作脆弱的边墙,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战争反思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古典诗词。通过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艺术的表现,张洵佳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宝贵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