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寓斋坐雨

兄弟天涯百感生,归期遥滞御儿城。
寒鸦恋树窥霜信,落叶临窗杂雨声。
衣薄乍惊风有力,愁深未觉酒多情。
当时亲旧如萍散,争逐轻帆又远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门寓斋坐雨》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又号节。他的生平涉猎广泛,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学者,著有多部文学和学术著作。

  2. 诗歌原文
    一雨芭蕉偃蹇存,故留深翠覆墙根。
    晴连密竹凉生瓦,晚爱馀花寂闭门。
    数日积阴能敌暑,小园吾事更添樽。
    旁人已笑先生懒,自谓平居在不言。

  3. 主题思想:《石门寓斋坐雨》主要通过描绘一场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的“芭蕉”和“馀花”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嚣的生活态度。

  4. 艺术手法:此诗在艺术上展现了黄节独特的风格。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如“芭蕉偃蹇存”、“凉生瓦”,这些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和拟人化的修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5. 文学价值:《石门寓斋坐雨》作为黄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黄节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清代诗歌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料。

《石门寓斋坐雨》不仅仅是一首诗文,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对于爱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与研究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