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湖畔遂入野寺

湖波淡将夕,浩渺涵春容。
蒙蒙水云外,落日闻疏钟。
言寻烟际寺,觏觏林间峰。
寂然感禅悦,流连尘外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步湖畔遂入野寺》是一首由张曾典创作的诗。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漫步于湖畔,意外地进入一座野寺的经历。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介绍: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晚步湖畔遂入野寺》的诗句充满了宁静和禅意。诗中描述“水面初开对夕晖,曳枝松挂老僧衣。”,展现了湖面在夕阳下泛着微光的美丽景象。
  • 诗句“寂然感禅悦,流连尘外踪”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与世隔绝、内心平静的向往。
  • 诗中的“小提示”指出,张曾典的晚步湖畔遂入野寺的拼音读音可能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反馈。
  • 张曾典的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1. 作者简介
  • 张曾典(1597年~1640年),字子能,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有《石浦集》。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作品评价
  • 张曾典的诗作在当时就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
  • 通过对张曾典《晚步湖畔遂入野寺》的赏析,可以发现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张曾典的《晚步湖畔遂入野寺》不仅是一篇美丽的文学作品,也是作者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