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吟秋。
浮沉身世渺如鸥。
嫩菊争妍,冷枫狂醉,了无愁。
迎眸。
指江邮。
迢迢白鹭水中洲。
当年此地漂泊,画船箫鼓听歌头。
燕子何处,白云孤往,海桑百感悠悠。
又横空蜃气,波谲云诡,无地埋忧。
花槛对月觞流。
贤主爱客,乐趣话林邱。
羞空腹、曲迟和柳,字怕题刘。
更寻求。
翠柏涧底停驺。
别馆小筑瓜牛。
背松写影,倚竹谈诗,浑欲一引千瓯。
漫道还乡好,西风扇底,障面尘浮。
试听梅花玉笛,访江城、不是古时楼。
况当澒洞连天,瘴霾蔽野,烟锁齐州九。
算眼前、朝士谁耆旧。
钟鼎事、合且稽留。
便小山、桂树深幽。
问相招、肯到使君不。
向烟波里,只应让我,独理纶钩。
戚氏 和樊山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戚氏·和樊山韵》是一首由清代词人张仲炘创作的古诗词作品。
张仲炘作为一位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的文人,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并参与了多个文学社团,如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其创作生涯中,不仅参与“庚子事变”后的京师词人活动,还曾加入壶园词社,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张仲炘的这首《戚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在欣赏这首作品时,读者不仅可以体验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风格和深邃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