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
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
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晚凉衰鬓偏知。
问谁其。
窗前细剪镫花,连宵漫数归期。
奈更云容翳尽,含睇长哦,杜若骚辞。
愁满纸。
素浪阔,空江去棹稀。
四园竹 对雨用美成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园竹》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创作的一首词牌名,又名“西园竹”,其词牌格式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平韵一叶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一叶韵。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秋夜景象,体现了词人在风雨交加之夜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以下是关于周邦彦及其作品的介绍:
生平背景:周邦彦,北宋词人、音乐家、鉴赏家和书画家,与李清照并称“苏李”。他出生于公元1056年,卒于南宋初年,享年约61岁。周邦彦的一生颇为传奇,早年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并参与了“庚子事变”后的京师词人的活动。他的作品多以描写景物、表达情感为主,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学价值:《四园竹》作为周邦彦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爱情的哀伤。该词不仅展示了词人在艺术上的高超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文化风貌。
周邦彦的《四园竹》不仅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还是研究宋代文化、社会生活及诗词创作的重要文本。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词人在风雨交加之夜的内心独白,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