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
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
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晚凉衰鬓偏知。
问谁其。
窗前细剪镫花,连宵漫数归期。
奈更云容翳尽,含睇长哦,杜若骚辞。
愁满纸。
素浪阔,空江去棹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归纳分析。

“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意思是:檐头雨声如断线的珠子,淅淅沥沥洒满双扉。这两句写景,营造了一幅静谧、清新的雨中景象。其中,“檐声碎滴”写出了雨的声音,给人以听觉的美感;“渐润洒双扉”则写出了雨点打在门上,使门扉都湿润起来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意思是:笋尖敲打着如同碎了的玉器,蕉叶摇曳像舞动的绣旗,竹帘紧闭空荡无人。此句以物拟人,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室内外景色。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意思是:酒意尚未散尽,怀疑是梦游到了秋声馆中。“残醉消”三字写出诗人醉酒未醒的状态;“疑梦入”三字则写出诗人恍惚之中仿佛是在梦中的感觉。

“晚凉衰鬓偏知”意思是:夜幕降临,清凉的风儿吹拂着我那已显斑白的鬓发。这一句描写了夜晚的环境与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问谁其”意思是:请问有谁知道我是谁?“问谁其”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他想要探寻自己的身世之谜的心情。

“窗前细剪镫花”意思是:窗外月光照耀,我在灯下仔细裁剪着梅花。这一句描绘了夜晚诗人在窗前剪梅的画面,表现了他孤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愁苦。

“连宵漫数归期”意思是:一连几个晚上都在想象自己归家的日期。“漫数”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之情。

“奈更云容翳尽,含睇长哦”意思是:可是那层云彩已经渐渐消散,她含情脉脉地凝视着远方,久久不能离去。“奈”是无奈的意味;“长哦”则是长叹不止的意味。此句表现出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团聚的惆怅之情。

“愁满纸”意思是:我的满腹忧愁全都写在纸上。“愁满纸”写出了诗人心中的郁结之愁,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

“素浪阔,空江去棹稀”意思是:素白色的浪涛广阔无边,空江上船桨稀疏稀少。这两句写景,营造了一幅宽阔、寂寥的江边景象。其中,“素浪阔”三字写出了江水清澈见底的特点;“空江去棹稀”三字则写出了江面上船只稀少的景象。整首词通过写景,抒发了词人的孤独之情和思乡之情。

【答案】

示例:这首词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全词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1)

译文:

檐头的雨声如断线珠子,淅淅沥沥洒满双扉。笋尖敲打着如同碎了的玉器,蕉叶摇曳像舞动的绣旗,竹帘紧闭空荡无人。

残醉消,怀疑是梦游秋声馆。夜幕降临,清凉的风儿吹拂着我那已显斑白的鬓发。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想象自己归家的日期。

但天边的乌云已经渐渐消散,她的眼中满是柔情蜜意。

赏析:

此词为咏物抒怀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上片写景,营造了一个宁静、幽美的夜晚景象。开头两句“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描绘了雨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外景色,以物拟人,赋予了无生命之物以生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室内外景色,同时也烘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残醉消”,表明词人已经醒来,开始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接着“怀疑梦入秋声馆”,表达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晚凉衰鬓偏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此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