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畔秋云叠。
蘸清霜、黄花渐老,晚香才发。
春燕巢痕回睇认,梦逐银霄绛阙。
怕不是,寻常风月。
一曲梁州刚放队,又红牙换谱龟兹阕。
愁未已,况伤别。
无缘久待鹓鸾列。
只频年、离多聚少,积似萦骨。
我自浮鸥漂泊惯,不羡昌黎见蝎。
但别有,痴怀奇绝。
泛渚轻艭如许共,待从君邓尉餐香雪。
长啸处,石应裂。

【注释】:

布政:官名,主管一省或一州政务的长官。

道经:路过。

为题日望楼饯别图,依韵赋谢:为日望楼饯行的图画作诗并赋答谢。

酒畔:指宴会旁。

秋云叠:秋天的云雾层叠。

蘸清霜:沾上清冷的露珠。

黄花:菊花。

晚香才发:菊花在深秋开放,香气才发散。

春燕巢痕:燕子筑巢留下的痕迹。

梦逐银霄绛阙:梦中追逐着银河和天宫。

梁州:一种曲调。

红牙换谱龟兹阕:用红牙(象牙制成的乐器)更换了龟兹(古代西域的一个地名)曲调的词谱。

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见蝎:看见蝎子。

浮鸥:比喻飘游不定的人。

痴怀:痴迷的情怀。

泛渚轻艭(chígé):泛舟湖上。

邓尉餐香雪:邓尉山出产的香雪茶。

长啸处,石应裂:大声呼唤时,山石应声破裂。

【赏析】:

《金缕曲·陈伯平前辈布政江苏,道经金陵,为题日望楼饯别图,依韵赋谢》:这是一首送别图的酬答之作。全词抒发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与友人分别后对友情的珍重之意。词中描绘了一幅幅别离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一、二句“酒畔秋云叠。蘸清霜、黄花渐老,晚香才发。”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云层叠起,清冷的霜露洒在黄花之上,使其显得更加憔悴。这两句既写出了季节特征,又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三、四句“春燕巢痕回睇认,梦逐银霄绛阙。”则是以春燕的巢穴作为线索,展现了一幅梦境中的图景。春燕在飞翔的过程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最终停留在了银霄和绛阙之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第五、六句“一曲梁州刚放队,又红牙换谱龟兹阕。”则是对乐曲的描述。梁州是唐代的一种曲调,在这里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而龟兹则是一种西域的音乐形式,这里则用来象征远方的友人。这里的“红牙”一词指的是红木制的乐器,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第七、八句“愁未已,况伤别。无缘久待鹓鸾列。”则是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之情的抒发。这里的“鹓鸾”是指古代的一种鸟类,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和荣耀;而“列”则表示等待的意思。这里则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感。

第九、十句“我自浮鸥漂泊惯,不羡昌黎见蝎。”则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描述。这里的“浮鸥”是指自由自在的鸟儿,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昌黎”则是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字,这里则代表着追求文学艺术的决心。这里则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十一、十二句“但别有,痴怀奇绝。”则是对离别时的心情的抒发。这里的“痴怀”是指痴迷的情怀;而“奇绝”则形容这种情怀的独特和不凡。这里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泛渚轻艭如许共,待从君邓尉餐香雪。”则是一种期待之情的表达。这里的“渚”是指湖边的沙洲,“艭”是指船桨,“邓尉”是地名,指的是当地的山林景色,而“香雪”则是一种茶叶的名字。这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愿望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别离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感。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