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直公挽诗

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
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
持危望同心,事棘公不待。
回忆越祲昏,炎方门户殆。
天降江神尊,气吞海若倍。
军离终成睦,民恐顿忘馁。
雪涛拥虎门,两角高崔嵬。
孤军壁其外,免胄不披铠。
共苦感士卒,任难服僚寀。
我亦受危任,同臭若兰茝。
论奏出腐儒,谬谓谋可采。
王师入龙编,虏肉不足醢。
捣虚势已成,行成逞欺绐。
返旆三军呿,撞斗老夫唉。
天鉴刚且直,戆言宥不罪。
两年栖庵闾,择地斥爽垲。
雾潦看坠鸢,浸淫中肩腿。
烂烂紫石棱,疏髯苍绕颏。
扶掖始下床,英姿终不改。
九州服威风,所至绝奸贿。
灿烂妇孺口,张惶及琐嵬。
画梅遍人间,自吐冰霜蕾。
北归未过衡,一面至今悔。
急难不尸位,此意空千载。
袍泽入魂梦,孤愤结磊磈。
鲸牙日锋厉,箕尾失光彩。
群嵩岂任柱,雨泣问真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彭刚直公挽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创作的。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号南皮老人,湖北汉阳人,中国清末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学者。他曾任多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军机大臣等职,在晚清政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2. 诗歌原文: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持危望同心,事棘公不待。回忆越祲昏,炎方门户殆。天降江神尊,气吞海若倍。军离终成睦,民恐顿忘馁。雪涛拥虎门,
  3. 诗句赏析:诗中的“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表达了对祖国广阔疆土的赞叹;“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则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复兴的渴望;“持危望同心,事棘公不待”显示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决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这种忧患意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彭刚直公挽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哀思的作品,它更是张之洞作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