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 (1945乙酉)

山庐好,凡卉尽风流。
鹤顶明如仙风额,鸡冠矮似老人头。
绝妙一庭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是高燮的一首作品。高燮,清末民初的诗人,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在探讨高燮的诗歌时,了解其生平与作品特色对理解《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具有重要价值。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背景:高燮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高燮本人也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2. 创作时期:“1945乙酉”指的是民国三十六年(1945年),这一年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国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燮的作品也反映出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3. 作品内容:在《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中,高燮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自然界的精细观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例如,诗中提到“山庐好,凡卉尽风流”,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和谐美,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

高燮的《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高燮的艺术才华,还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