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扫花

萋萋芳草如茵软。落红满地无人管。
生就惜花心。可怜扫更深。
堪嗟春似海。转眼伤憔悴。
小立独凝愁。休教逐水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扫花》是陆蓉佩创作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无奈。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陆蓉佩,江苏阳湖人,有文集《光霁楼词》一卷,辑入《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陆蓉佩的作品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后人的认可。
  • 时代特点:这首词创作于古代文学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多有抒发内心情感之作,且诗词在表达情感时往往含蓄而深刻。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萋萋芳草如茵软。落红满地无人管。生就惜花心。可怜扫更深。堪嗟春似海。转眼伤憔悴。小立独凝愁。休教逐水流。”
  • 翻译:青青的草地如同软绵绵的垫子一样柔软,落花覆盖着大地,仿佛无人关注。天生就拥有怜惜花朵的心情,在夜深人静时分独自打扫落叶。春天的美丽如同无边的海洋,让人不禁感叹自己的容颜也在岁月中渐渐憔悴。独自一人站立,心中满是忧愁,不愿随波逐流,任由时光流逝。
  1. 词作风格及特点
  • 婉约派特征:《菩萨蛮·扫花》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其风格温婉、含蓄。词人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哀愁。
  • 情感表达:词中充满了感伤与无奈的情感,通过对春色的描绘来反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景象,却又在其中透露出深深的愁思。
  1. 文化意义和影响
  • 艺术价值: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通过精细的景物刻画和深情的抒情,展示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 后世评价:陆蓉佩的这首《菩萨蛮·扫花》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赏,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相关研究与讨论
  • 学术研究:目前关于陆蓉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词作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探讨她的创作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学术讨论:对于《菩萨蛮·扫花》,学者们在探讨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会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进一步加深了对其内涵的理解。

《菩萨蛮·扫花》不仅作为陆蓉佩个人创作的代表作,也成为了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了研究古诗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喜爱诗词的读者而言,了解这首词不仅能增加对古代文学的了解,还能从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