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吴炯斋学使去江西还朝二首 其一

故国兰丛秀可扶,得君滋溉扫榛芜。
三年拥传风光晓,九变寻源寤寐孤。
会有大云起肤寸,满闻馀响散江湖。
残阳为写苍茫意,延颈回眸一叹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而非近现代人物。**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朝中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以其诗歌才华横溢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小李杜”之一。他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后历任多种官职,包括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等,其政治生涯颇为丰富且充满波折。

《赠别吴炯斋学使去江西还朝二首·其一》是杜牧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写于他任监察御史时期,当时他因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诗中赞美了歌妓之美,用“娉娉袅袅”形容她的身姿轻盈美好,用“十三余”指代女子的青春芳龄,同时运用了花比人的手法,将春花比作美丽的女子。此外,此诗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通过正面描写歌妓的美来引发惜别之意,同时避实就虚,用空灵入妙的造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杜牧的文学成就不仅在诗歌上有所建树,还在散文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