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登菱湖院楼入夜饮后厅阁子上 其一

又随啼鸟至,袅袅在湖楼。
亭馆临霞秀,山川带日浮。
柳阴初共色,花气故连愁。
自倚春魂醉,倾觞接九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登菱湖院楼入夜饮后厅阁子上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登临菱湖的院楼,饮酒作乐之后,来到厅屋的阁楼上赏月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和董传留别》
作者: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解释:

  1. “粗缯大布裹生涯”:这里描述的是苏轼的生活状态,他虽然生活简朴,用粗糙的布匹和粗布包裹自己的一生。
  2.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他认为只有肚子里有学问的人才能散发出独特的气质。
  3. “厌伴老儒烹瓠叶”:这里的“老儒”指的是年纪大的老师或者学者,而“烹瓠叶”则是形容他们生活的清苦。苏轼在这里表达出自己并不喜欢与这些老儒一起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状况不佳。
  4. “强随举子踏槐花”:这里的“举子”是指古代科举考试的考生,而“踏槐花”则是形容他们在考试前的紧张和焦虑。苏轼通过这个比喻来描绘自己的心情。
  5. “囊空不办寻春马”:这里的“囊空”指的是贫穷,而“寻春马”则是形容寻找春天的心情。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虽然贫穷,但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6. “眼乱行看择婿车”:这里的“择婿车”是指在婚礼上新郎骑着的车子,通常装饰华丽。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富贵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7. “得意犹堪夸世俗”: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就的自豪和满意。尽管身处世俗之中,但他仍能保持自信和骄傲。
  8. “诏黄新湿字如鸦”:这里的“诏黄”指的是皇帝颁发的诏书,“新湿字如鸦”则是形容诏书上的字迹因为湿润而显得模糊不清。苏轼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自己收到的诏书,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自己依然有机会继续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