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穆南荒狩,迷茫橇檋踪。
龙蛇盘未下,风雨一相从。
松色黏天冷,秋阴背岭重。
翻嫌幽兴极,到眼有灵峰。
望禹碑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禹碑作》是清代诗人缪沅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出世之想的向往。
缪沅在这首词中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如“松风回杖底,人语出林薄”,“梵呗音琅琅,木鱼间金铎”,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自然画卷。通过这种描写,缪沅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境界的审美趣味。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即“我生实钝根,踪迹判尘浊”。这表明他并不希望成为世俗的束缚,而是渴望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
陈三立在其创作中也表现出类似的情感。他的《望禹碑作》描述了南荒狩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在这美景中的感悟:“肃穆南荒狩,迷茫橇檋踪。龙蛇盘未下,风雨一相从。”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宏大的自然力量和深邃的艺术魅力。同时,陈三立还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内心的孤独感:“翻嫌幽兴极,到眼有灵峰。”这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孤独感受。
陈三立的作品还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自然景物的神韵,并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此外,他还擅长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无论是陈三立还是缪沅,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