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南楼盛,公卿北海贤。
文章能用世,帷幄坐筹边。
财赋民同尽,楼船计未全。
方州遥在眼,送子一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宾客南楼盛,公卿北海贤。
文章能用世,帷幄坐筹边。
财赋民同尽,楼船计未全。
方州遥在眼,送子一凄然。
《送杜俞之武昌督府 其三》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造诣。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诗人背景与创作时间:《送杜俞之武昌督府 其三》为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作者陈三立,一个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变迁。
诗歌主旨与情感表达:陈三立在诗中通过对朋友的深情送别,表达了对其未来命运的深切关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诗句“已负来时约,真成去后思”透露了作者对友人未能如约而至、不得不离去的遗憾之情。
艺术特色与手法运用:陈三立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他擅长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学作品,陈三立的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反映。它让人们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位置和角色。
《送杜俞之武昌督府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了解,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