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热贪岩壑,行吟有辈俦。
云涛番舶幻,灯火市楼秋。
晓按元戎队,风移断角愁。
神山看一握,凭汝狎奔流。
辛丑七月登焦山作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丑七月登焦山作其一》是清末诗人陈三立的作品。陈三立,字去病,号云巢,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辞藻华美而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变迁以及诗人个人的感慨与追求。
《辛丑七月登焦山作其一》的原文如下:触热贪岩壑,行吟有辈俦。云涛番舶幻,灯火市楼秋。晓按元戎队,风移断角愁。神山看一握,凭汝狎奔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炎夏日攀登焦山时的情景,以及他对于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从艺术手法来看,陈三立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将自然的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诗中的“云涛番舶幻”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和变幻莫测,暗喻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而“灯火市楼秋”则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夜晚的凄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从主题思想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焦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从历史背景来看,《辛丑七月登焦山作其一》创作于清末民初,这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时代的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陈三立的创作动机和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陈三立的《辛丑七月登焦山作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历史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精神,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