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初慌惚,乱水得回沿。
兴逐青溪了,愁移白月圆。
弦歌风自落,鸥鹭夜应眠。
细数逃亡屋,蝉声秃树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轻舟初慌惚,乱水得回沿。
兴逐青溪了,愁移白月圆。
弦歌风自落,鸥鹭夜应眠。
细数逃亡屋,蝉声秃树颠。
《月夜同次申恪士泛小舟寻秦淮盛涨》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为“维新四公子”。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曾参加强学会,并参与湖南和江西的新政活动。戊戌政变后,他被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后移居江西南昌西山峥庐。
陈三立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月夜同次申恪士泛小舟寻秦淮盛涨》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秦淮河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