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

人在壶天游畅。
忘却花前吟赏。
密字珠连,微熏铁拨,灯穗一枝红上。
江潮易长。
布帆远、几回怊怅。
挥手垂杨独往。
犹记往时愁况。
且问今宵,相思旧雨,安得和云同飏。
非非入想。
化鱼去、愿相偎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剔银灯和深中闺思韵是清朝陈祖绶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与作者:《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属于清朝文学,作者陈祖绶在这一时期活跃,以其精湛的艺术才能著称。
  • 文学形式:这首词属于宋词,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重要体裁,注重音乐性与情感的表达。
  1. 内容解析
  • 抒情主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夜晚独自赏灯的情感状态,反映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
  • 意象运用:如“江潮易长”和“布帆远”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象征着时间流逝与距离的增加。
  • 情感表达:词中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相见的渴望,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词的语言优美,用字考究,体现了清词的典雅和含蓄。例如,“密字珠连,微熏铁拨”等句子,都显示出其精炼而富有节奏的语言特色。
  • 情感表达: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人物的忧愁与期待,这种手法被称为“以景托情”。
  • 意境营造:词中的意境宏大而深远,如“犹记往时愁况”一句,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又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这首词不仅是陈祖绶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研究清代词学发展的重要资料,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文化与文人生活状况。
  • 审美价值:作为古代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如重视意境、讲究格律等,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参考价值。
  • 情感共鸣:词中所描绘的相思之情深深触动现代人的心灵,使得这首词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共同追求。

《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不仅是陈祖绶个人才华的象征,更是清代词坛的一个高峰,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女性在文学上的独立思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