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月下闻笛

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
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
满园春水空蒙,映翠竹、枝枝斜袅。
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
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
更偷把、宁王玉笛,吹彻谁知道。
一自华清人散,缭垣外、闲花野草。
叹此生头白,天涯再听,伊凉别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浙江湖州人,明末清初著名词人、戏曲家、音乐家。他擅长音乐创作和演奏,对昆曲有深远影响,被誉为“曲圣”。陈维崧的创作涉及诗、词、曲、赋等多种文体,其中以词最为突出。
  1. 作品原文
    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满园春水空濛,映翠竹、枝枝斜袅。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更偷把、宁王玉笛,吹彻谁知道。

  2. 主题与背景

  • 主题:词的主题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元宵夜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 背景: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灭亡后,陈维崧流落江南,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沉痛。这一时期,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都充满了忧虑和感慨,因此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词中的用词考究,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境深远,寓意丰富。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 文化价值
  • 作为清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陈维崧的词作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词风豪放、清新、婉约兼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不仅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文学、音乐史的重要资料。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不仅是陈维崧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刻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