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
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
满园春水空蒙,映翠竹、枝枝斜袅。
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
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
更偷把、宁王玉笛,吹彻谁知道。
一自华清人散,缭垣外、闲花野草。
叹此生头白,天涯再听,伊凉别调。
玲珑四犯 月下闻笛
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
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
满园春水空蒙,映翠竹、枝枝斜袅。
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
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
更偷把、宁王玉笛,吹彻谁知道。
一自华清人散,缭垣外、闲花野草。
叹此生头白,天涯再听,伊凉别调。
注释:
玲珑四犯:一种曲名。
三五良宵:指农历十五的夜晚,也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看云月澄鲜:形容月亮皎洁明亮,天空中云彩流动。
幽辉盈抱:月光如丝般地缠绕着周围。
羁旅无眠:在外游历的人难以入睡。
愁思几番萦绕:多次萦绕心头的忧愁。
空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映翠竹、枝枝斜袅:月光映照在翠绿的竹子上,摇曳生姿。
嘹喨:声音高亢激昂。
谁家入破:哪个人家正在演奏。
天宝梨园队:唐玄宗时期的宫廷音乐团体。
金雁、钿蝉:都是古代乐器中的装饰品,这里泛指乐器。
宁王玉笛:唐代诗人李白曾受封为东吴县侯,号东吴客或醉侯,后人称为宁王。此处借指李白的玉笛。
吹彻谁知道:玉笛之声穿越了山谷,传到何处无人知晓。
华清人散: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室成员流散。
缭垣外、闲花野草:皇宫外围被废弃的宫殿和周围的野草野花。
此生头白:指岁月已经流逝,头发已白。
天涯再听:在遥远的异地再次听到这种曲子。
伊凉别调:指不同的旋律和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明月下的景色和声音来表达作者的情怀。首句“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月亮明亮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诗人通过“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忧愁。
第二句“满园春水空蒙,映翠竹、枝枝斜袅”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水荡漾,竹林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第三句“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则引入了声音元素,描绘了远处传来的笛声,让人联想到某个安静的小楼。
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场景,“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想起了唐玄宗时期宫廷音乐团队的辉煌,以及他们所演奏的乐器之美。最后一句“一自华清人散,缭垣外、闲花野草”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凋零,以及自己对过去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