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点点,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
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
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买酒还无直。
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
念奴娇 雨窗怀松之南水
介绍
《念奴娇·雨窗怀松之南水》是清代陈维崧的一首词。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被誉为神童,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他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上有杰出贡献,还在骈体文和诗作方面有所成就,如《迦陵文集》《迦陵词》。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雨中听到檐前水滴声的场景。“丝丝点点”形象地描述了雨水的连绵不断,“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细水长流声音的专注与倾听。这几句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内心的宁静。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这句通过浓云和远山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铜官”可能是指古代地名或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有诗意和画面感。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这里运用了典故,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以其超然世外、放诞不羁的个性著称。诗人借用阮籍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薄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此句将茶烟与花乳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茶烟袅袅升起,仿佛能飘向远方;花乳则在微风中翻腾,洁白如雪,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这句话中的“梅子”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通过提到雨来传达自己的忧愁情绪,既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
最后两句“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身处异地的无奈与辛酸。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直白且强烈,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念奴娇·雨窗怀松之南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既具艺术魅力又富有哲理思考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