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点点,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
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
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买酒还无直。
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

念奴娇 雨窗怀松之南水

丝丝点点,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

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

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买酒还无直。

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

【注释】

1.《念奴娇》:又名《过朝中》、《大江东去》,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

2.“丝丝点点”:形容雨点打在瓦片上的声音。

3.“铜官”,即铜官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相传为楚辞家宋玉所赋《高唐赋》中神女游过的地。

4.“宝鼎香”:指宋代诗人苏舜钦的诗作《闻雷殷殷》。

5.“画廊”,即画栏,这里指栏杆。

6.“阮(阮籍)”:即阮籍,晋代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7.“茶烟”,指茶叶泡开后冒出的蒸气。

8.“梅子”:指梅子季节,即农历五月。

9.“棹(zhào)”:划船时所用的长竹竿。

10.“拖”:用衣襟或鞋带等擦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作。

上阕写雨声和雨景。开头三句写雨声。“丝丝点点”四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点打在瓦片上的声音,使人仿佛置身于雨中的屋舍之中。接着描写雨景。“一片浓云遮远岫”,浓云遮住了远方的山峰,使人看不到它的真面目;“那辨铜官离墨”,铜官山与墨色融为一体。“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这三句写室内情景。鼎内烧的香已经焦了,画栏前的花卉也已凋零消瘦,阮籍无心观赏,只是呆坐在屋内。“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两句写室外景色。茶炉上的热气腾起,使花乳茶翻腾成白色泡沫。“几日梅子应黄”,梅子快要成熟了,但此时已无法采摘。“先将些雨”,作者想借雨来消愁解闷,但又不知如何去做,所以只好让梅子的香气飘到自己的身边来驱散心中的烦闷。

下阕写思乡之情。“我在家乡愁欲死”,自己想到家乡就会感到痛苦不堪,更何况身处他乡的客居之人呢?这几句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作者头戴箬笠,身披僧衣在湖上摆渡,生活十分贫苦。“买酒还无直”,自己买不起酒喝,只能空有一颗报国之心。“知他何处”,“他”指谁,是家乡还是他乡?此处不得而知。“水边拖尽吟屐”,作者在水边的石头上踏步,以排遣心中的烦恼。

整首词写景细腻,感情深切,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