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
上有丛祠荧赛火,照遍盘门万瓦。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幔摇春夜。
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
来往招飐花枝,蘸些微雨,倍觉添妖冶。
鬓缕柳丝都一样。
总受东风飘洒。
乱石陂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
半湖纯黑,伍胥潮又来也,

【译文】

石湖的画卷,如同春罗铺展在楞伽山下。

山上有丛祠,荧惑星火照耀着盘门万瓦。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绣帘摇曳春夜。

站在栏杆上遥望远方,水天苍茫难以描绘。

来往的船只招飐花枝,蘸些微雨,更显得妖艳。

像柳缕和柳丝一样一样的鬓发,总被东风飘洒。

乱石坡陀,群峰峭茜,满径沾兰麝香。

半湖纯黑,是伍子胥潮又来临了。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
  2. 游楞伽山上方寺:游历楞伽山上的方广寺。楞伽,梵语Nagāla的音译,意为“净”。方寺,即方广寺,位于楞伽山西面山腰处。
  3. 石湖:指杭州西湖。
  4. 似春罗铺在:形容画面美丽如春罗般绚丽。
  5. 上有丛祠荧赛火:山上有众多庙宇,灯火辉煌如荧惑星。
  6. 盘门:城门。
  7. 白马三郎,青溪小妹:传说中骑着白马的男子为三郎,青溪中的少女为小妹,都是神仙人物。
  8. 绣幔摇春夜:指女子在春天夜晚时,绣制的帷幔随风摇曳。
  9. 凭阑遥望,水云苍莽难画:站在栏杆上远望,水天相接之处,景象苍茫得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
  10. 乱石陂陀:指山石错综不平。
  11. 群峰峭茜:群山峻峭如红色。
  12. 伍子胥:古代春秋时期楚国人,因不满吴王夫差的暴政,逃亡至江边投江自尽,后来化为鱼形。
    【赏析】
    《念奴娇·游楞伽山上方寺》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冬作者任隆兴郡知府时,当时他游览了楞伽山上方寺,因此创作了这首词。全词通过对楞伽山上方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