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
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
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
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
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
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
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是一首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其对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陈维崧生于明末清初之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曲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广泛受到后世赞誉,尤其在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 创作风格:陈维崧擅长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能够细腻地描绘内心的情感变化。他的词作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时代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春雁成行都北往,(谓纬云子万)只剩离鸿一对。

  2. 诗歌赏析

  • 主题深意:诗中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抒发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比“英雄儿女恨”与“千年霸气”,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英雄人物的不朽形象。
  • 艺术手法: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比等,使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生动和强烈。同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念奴娇·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不仅是陈维崧代表作之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