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砧杵,趱中原秋夜,碧来如此。
何况今宵逢七夕,天上鹊桥成矣。
人说黄姑,贳钱营室,挨尽愁滋味。
可怜阿堵,神仙亦被驱使。
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
翻怪频年瓜果闹,溷我妇人女子。
仆病未能,吾衰讵惫,晒腹为佳耳。
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
念奴娇 汝南七夕病中排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汝南七夕病中排闷》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介绍这首词:
作者简介:《念奴娇·汝南七夕病中排闷》的作者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七年(1678)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的词作尤长于词及骈体,著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
诗词原文:《念奴娇·汝南七夕病中排闷》全诗如下:
谁家砧杵,趱中原秋夜,碧来如此。
何况今宵逢七夕,天上鹊桥成矣。
人说黄姑,贳钱营室,捱尽愁滋味。
可怜阿堵,神仙亦被驱使。
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
翻怪频年瓜果闹,溷我妇人女子。
仆病未能,吾衰讵惫,晒腹为佳耳。
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诗词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传说的描绘,展现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诗中的“天上鹊桥成矣”寓意着牛郎织女的团圆,而“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传说的怀疑和思考。此外,诗中的“晒腹为佳耳”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重视。
《念奴娇·汝南七夕病中排闷》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也是对传统七夕节传说的一次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陈维崧的艺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