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春景

阵阵兰情水意,队队描朱刷翠。
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
东风多致,簸弄做、卖饧天气。
莫负年光韶媚,早办渔樵家计。
故国繁华,前生诗酒,身似浔阳江伎。
且拚沉醉,做蝴蝶、向花间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剔银灯·春景》是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但后来家道中落。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擅长词及骈体文。陈维崧不仅参与了修《明史》,还著有《迦陵文集》、《迦陵词》等作品。

  2. 诗歌原文:阵阵兰情水意,队队描朱刷翠。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东风多致,簸弄做、卖饧天气。莫负年光韶媚,早办渔樵家计。

  3. 诗意解析:诗中的“阵阵兰情水意”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水边柳树随风摇曳的画面,而“队队描朱刷翠”则形容了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如同画中走出一般。“小巷蘼芜”与“斜街皂荚”分别指代了春天里特有的植物,它们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东风多致,簸弄做、卖饧天气”则表达了春风轻拂带来的愉快心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市场之中。最后两句“莫负年光韶媚,早办渔樵家计”则是对生活的期许,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美好的春光,同时做好农事,过上宁静的生活。

《剔银灯·春景》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且富有情感表达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陈维崧成功地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读者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