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阁 元夕后一日同云臣放庵过安乐禅院

枉东风费力,陌头飘掠。
无灯何处好吹落。
独有一枝梅蕊,春意先觉。
且步过、寺桥溪阁。
一声幽磬,香气暗萦林薄。
寺门小立盼寥廓。
流水外,远山尖,积雪埋却。
甚日睹、翠螺如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阁·元夕后一日同云臣放庵过安乐禅院》是清代著名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创作于元夕之后的一个晴朗日子。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安乐禅院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自幼聪颖过人,被誉为神童。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此外,他还擅长词及骈体文,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作品传世。
  1. 诗词原文
    枉东风费力,陌头飘掠。无灯何处好吹落。独有一枝梅蕊,春意先觉。且步过、寺桥溪阁。一声幽磬,香气暗萦林薄。寺门小立盼廖廓。流水外,远山尖、积雪埋却。甚日睹、翠螺如削。

  2. 诗词鉴赏

  • 意境之美:《凤凰阁》一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的“春风无力”,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可奈何的心情。
  •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枉东风费力”和“无灯何处好吹落”等句子,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捕捉,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特别是“独有一枝梅蕊,春意先觉”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
  1. 文化背景
  • 陈维崧的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他在诗歌中融入了很多古典诗词的元素。
  • 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态度。

陈维崧的这首《凤凰阁·元夕后一日同云臣放庵过安乐禅院》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陈维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也能更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