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干墨迹遥天外。
闲付与、斜阳晒。
狂扫八分临阿买。
赪红霞尾,蔚蓝天色,好幅乌丝界。
年年未了衔芦债。
入塞几时还出塞。
盘作擘窠鬈作虿。
凭谁偷仿,十三行帖,写上银筝背。
青玉案 雁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维崧的《青玉案·雁字》并非以文学作品形式存在,而是一首词作。这首词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创作的,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青玉案·雁字》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陈维崧的生平经历紧密相关。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初著名的诗人、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文学才华在年轻时就已显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并参与修《明史》等重要文化工作。陈维崧尤长于词及骈体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玉案·雁字》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绘一幅秋日景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词中以秋天为主题,通过“未干墨迹遥天外,闲付与、斜阳晒”等句子,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词中的意象丰富,如“丹青画出秋容好”、“枫叶芦花秋瑟瑟”,都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同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天空比作“当残照”,将云彩比作“天外小”,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青玉案·雁字》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其精湛的词法上。全词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而又不失变化,语言优美且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此外,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人生活场景的再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陈维崧的《青玉案·雁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