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夏夜

夜色凉千顷。
携笛簟、依金井。
辘轳清冷。
一天松籁,半规晶饼。
慢泻流光,渐映素瓷绿茗。
微茫杳冥。
水廊外、风荷整。
阑干碎拍,旧游何处,瑶京路永。
簸满空庭,帘影树影鬓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品令 夏夜》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品令·夏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品原文
    夜色凉千顷。携笛簟、依金井。辘轳清冷。一天松籁,半规晶饼。慢泻流光,渐映素瓷绿茗。微茫杳冥。水廊外、风荷整。阑干碎拍,旧游何处,瑶京路永。簸满空庭,帘影树影鬓。

  2.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品令·夏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夏夜的美丽与宁静。词中“微茫杳冥”等词汇的使用,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幽深和神秘。
  • 语言优美:全词采用了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如“夜色凉千顷”、“慢泻流光”等,这些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夜晚之中。
  • 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词人传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例如“旧游何处”,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1. 作品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诗词的代表之一,《品令·夏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 文化意义:《品令·夏夜》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品令·夏夜》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