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青梅

认否。
如豆。
春归不久。
亚槛青垂,映檐绿透。
纤笋小摘轻搓。
奈他翠滑何。
粉娥贪结累累子。
才拈起。
触著酸心事。
将梅仁妾意。
两样试郎怀。
定怜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传·青梅》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

  1. 内容概述
  • 春天的景象:词的开篇描述了春天不久便归去的情景,如小豆一般短暂。亚栏上的柳树在春光中摇曳,而檐下则绿意盎然,映衬着嫩竹和鲜绿。这种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稍纵即逝的春季景象。
  • 采摘青梅:词中“纤笋小摘轻搓”一句,描绘了采摘青梅时的细节,以及手与果实间轻柔的接触,表现出一种温柔的触觉体验。
  • 酸甜心事:接下来的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采摘青梅时产生的甜蜜酸涩之情的感受,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梅子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情感的象征。
  1. 背景介绍
  • 陈维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对于理解此词具有重要价值。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自幼聪明,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后参与修《明史》。陈维崧尤擅长词及骈体文,有《迦陵文集》《迦陵词》等著作传世。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河传·青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象、采摘青梅的情境以及内心的酸甜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些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 情感表达:陈维崧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酸心事”、“试郎怀”等词汇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既有甜蜜也夹带着苦涩,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 语言风格:《河传·青梅》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符合古诗词的格律要求,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清代词坛的高水平创作。

《河传·青梅》不仅以其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陈维崧词作中的佳作,也展示了清代文人在传统诗词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自然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