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窗睡 咏樱桃花

一树垂垂摇绣幌,光映得、小楼都绛。
无风谁触花枝响,堕繁红两两。
细雨似闻莺细讲。
香阶下、美人休折,让花全放。
待他成颗,斗白家唇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窗睡·咏樱桃花》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樱桃花下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和骈文家,尤其擅长词及骈体,有丰富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上,还涵盖了其他文体,如《迦陵文集》、《迦陵词》、以及《湖海楼诗集》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才华,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2. 诗词原文:《红窗睡·咏樱桃花》:一树垂垂摇绣幌,光映得、小楼都绛。无风谁触花枝响,堕繁红两两。细雨似闻莺细讲。香阶下、美人休折,让花全放。待他成颗,斗白家唇样。
  3. 艺术特色: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夜晚的樱桃花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运用了“垂垂”、“绛”、“无风”、“细雨”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微妙的氛围。特别是“细雨似闻莺细讲”一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细雨的声音和感觉,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4. 情感表达:在这首词中,陈维崧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即使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也应该像樱桃花一样,保持自己的美丽和坚韧,不受外界干扰。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启示。
  5. 文化影响:《红窗睡·咏樱桃花》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赞颂的一种表现。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人文美的高度重视。此外,这首诗词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和作家在创作中受到了陈维崧的启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红窗睡·咏樱桃花》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词作,不仅展现了词人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还可以深入体会陈维崧这位伟大词人的文学魅力和人生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