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

带醉翻楸局,佯憨恼绮筵。
笑他柯烂不知年,输尔才拈红子、便通仙。
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阙前。
妙龄绝艺有人怜,可忆江南分手、落花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苏生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清代著名文人、词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幼年即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
  1. 诗词原文
    带醉翻楸局,佯憨恼绮筵。笑他柯烂不知年,输尔才拈红子、便通仙。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阙前。妙龄绝艺有人怜,可忆江南分手、落花天。

  2. 诗词鉴赏

  •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略带忧伤的景象,在蝶庵花下的聚会中,词人带醉翻楸局,佯憨恼绮筵,与朋友们欢聚一堂。词中的“笑他柯烂不知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而“输尔才拈红子、便通仙”则展现了词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友人的欣赏。
  • 在词的后半部分,“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阙前”描绘了一幅京城繁华的景象,词人在这里挥洒笔墨,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妙龄绝艺有人怜”更是表达了词人对于友人技艺的高度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 “可忆江南分手、落花天”则是词人对于这次相聚的留恋,以及对于分别后的思念。这里的江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江南,更是情感上的牵挂。词中的落花天,更增添了一丝离别的悲凉。
  1. 词作背景
  •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文化繁荣和文人荟萃。陈维崧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陈维崧的《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和才华的佳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