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试灯夜对雪

六街料理做元宵,奈雪儿偏下。
小鹦哥、隔著秋千架,将六出、花轻骂。
满城何处寻罗帕,掩重门睡罢。
想年时多少,画桥深巷,一片红灯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令 试灯夜对雪’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人们观赏灯火、赏雪景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赵佶(1082—1135),字信叔,号企翁,宋徽宗第八子,是中国宋朝的皇帝。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文化上却颇有成就,尤善书法、绘画。其作品以工整秀丽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犹浅。又还是、春将半。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3. 诗意解析

  • 情景描绘: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这几句描绘了元宵之夜的寒冷和宁静,龙池的冰已经融化,预示着春天的气息。
  • 情感表达: “杏花笑吐香犹浅”形象地展现了杏花虽已开放但仍带有些许羞涩的状态,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和美感。
  • 历史回顾: “又还是、春将半。”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感慨,同时也暗示着元宵节的到来,春天即将过半。
  • 文化寓意: “清歌妙舞从头按。”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场景,人们欣赏歌舞,尽情欢乐,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 愿望表达: “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诗人回忆去年元宵夜的美好时光,希望今年也能如去年般美好,不辜负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期待。

这首《探春令·试灯夜对雪》不仅反映了宋代元宵节的繁华与盛况,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节日的热爱以及他们在节日中寻找快乐和寄托情感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