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月 月下

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
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
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
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城头月·月下》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东湖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词不仅是陈维崧个人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尤其以音乐、戏曲和诗歌方面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不仅在国内受到推崇,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陈维崧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曲赋、杂剧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词作最为著名,被誉为“清初第一流词手”。

  2. 作品原文: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3.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中通过“冰轮”、“河汉”、“关山”等意象,展现了一幅辽阔的夜空图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的历史感慨。通过对比古代楚汉争霸时期的战争场景与现代东湖舍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理念和人生态度。

  4. 艺术特色:《城头月·月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如“冰轮”象征着明月高悬,“河汉”则暗示着浩瀚的宇宙星空。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词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陈维崧作为一代词宗的高超艺术造诣。

《城头月·月下》不仅是陈维崧个人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认识陈维崧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