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杂诗 其一 (甲申)

故人挥手别,倏忽十二时。
相思日复夜,展转梦见之。
梦见在何处,忽非我所思。
既醒语未了,寒衾半然疑。
夙昔欢乐意,念之令人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上杂诗 其一(甲申)》是清代诗人陈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马上杂诗》是一组反映作者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作品,其中《其一(甲申)》可能是在1644年甲申年(清顺治帝登基之年)或其前后所作。

从创作背景看,这首诗反映了陈沆在动荡时代中的感慨与反思。《甲申》年是明清易代的转折点,陈沆作为明末遗民,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状,他的诗作可能蕴含着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变化,如男子被逼学歌舞,女子受宠的现象,还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情感体验。

从文学手法上看,陈沆在这首诗中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通过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诗人构建了一幅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图景,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将“幽兰”与“调笑马上郎”相联系,既表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也揭示了当时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时代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风格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颇为流行,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声。

陈沆的《马上杂诗 其一(甲申)》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