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行矣指孟冬,二十日朝天大风。
阳户倒吹入地底,寒门崔嵬翕当中。
前云后云天地同,縢六胡我难相容。
雪前风吹面如裂,雪后风来骨欲折。
忽然鳞甲生满身,未心肝肠果成铁。
我马旋立不受鞭,我仆俯行高两肩。
有酒不辞买一醉,行过十里村无烟。
太行西来僵不动,滹沱东流连底冻。
大树飘零白雁魂,明珠破碎骊龙梦。
寒威未许尺寸逃,世间广厦嗟何用。
乌虖天帝本至仁,众阴狞牙盘九阍。
饿蛇毒虺左右蹲,嘘气作虐谁敢嗔。
亦知闭塞成冬令,此物宜微不宜盛。
元冥敢夺东皇柄,亟召阳春苏众命。
阳春不来呼羲和,义和上天行蹉跎。
踆乌陷云出不得,夸父负杖可奈何。
可奈何,且前征,敢爱一身遗苍生。
极天瘠土荒莫耕,得雪可望春麦青。
寄言良吏哀饥婴,河北去年方用兵。
苦寒行(甲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苦寒行(甲戌)》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在征讨高干时所作,该诗生动地描绘了艰苦环境与冰天雪地的景象,同时流露出厌战的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难,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创作背景:曹操的这首诗作于206年,当时他亲征高干,途径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这首诗的创作不仅体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还反映了他在面对艰苦环境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坚定信念。
艺术特色:诗中通过描写东征战士的生活状态来体现行军的艰辛与不易,如“蜎蜎者蠋,烝在桑野”等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战士们在恶劣天气中的困境与挑战。同时,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战局胜利的信心表达,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感染力。
文学价值:《苦寒行》不仅是一首描写战场艰苦生活的军事文学作品,也是曹操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被选入《昭明文选》,成为研究曹操及东汉末年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文化影响:《苦寒行》的流传与传播,不仅使这首诗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也使得曹操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诗中所展现的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人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
《苦寒行(甲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曹操个人英雄本色和深刻政治军事思想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曹操及其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