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寸草报春晖,苦费慈亲手制衣。
愿拓此图千万本,唤将游子一时归。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 其一 (甲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 其一(甲申)》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陈惟允笔下的游子吟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岁月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首联“古木阴中一径斜,寒山几处有人家。”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面,古树参天,一条小径斜斜地穿过树木,通往远方的山中。这里没有喧嚣的人流,只有几户人家隐藏在山林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云深不知鸟飞度,水清不厌石流过。”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细节。在云层深处,鸟儿自由地飞翔,仿佛它们并不需要知道前方的路途;水流清澈透明,人们可以在其中欣赏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而不会厌倦。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和谐与宁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颈联“世间多少闲人事,我辈何曾得自由?”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多少人为了名利、地位等世俗事物而忙碌奔波,却往往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而作者则认为自己并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自己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尾联“只知饮者留其名,谁知行者无其迹。”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只知道吃喝享乐的人虽然留下了名声,但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那些真正追求自由、勇往直前的行者,虽然他们的行为可能不会被世人所记住,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敬佩。
这首诗以一幅游子吟图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谐和真我的渴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