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眠不得,孤坐有馀清。
老树疑云压,流萤背月行。
凉知秋欲到,忆觉梦难成。
苦念平生友,婵媛识此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夜长眠不得,孤坐有馀清。
老树疑云压,流萤背月行。
凉知秋欲到,忆觉梦难成。
苦念平生友,婵媛识此情。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刘芙初的思念之情的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诗中的“六月十四日夜起坐月中有怀刘芙初太史 其一(甲申)”可能意味着在那个特定的夜晚,诗人从床上坐起,望着月亮沉思并表达了自己对好友刘芙初深深的怀念之情。
“六月十四日”和”甲申”可能是具体的日期和时间,而”坐起”和”起坐”都描述了诗人因为某种原因或情感驱使从座位上站起来的状态。”月中有怀”则表明了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产生了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