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割股 其二

再割股,为老姑。
老姑苏苏,顾妇呼儿疾,妇往扶。
无儿无吾,思儿当反哺。
儿负蓐,妇当代儿反哺。
姑血枯,妇肉痡。
妇无阿母惟吾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割股 其二》是清代诗人陈斌创作的一首古风诗,以描绘孝道和家庭情感为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夫妻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疾病的情景,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孝道文化的深厚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斌是清代的文人,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现状。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 创作背景:《三割股 其二》的创作背景可能来源于民间故事或者历史记载,具体细节不详。诗中描绘的家庭困境和亲情纽带,展现了传统中国社会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1. 诗歌原文
  • 内容解读:《三割股 其二》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妻子为支持患病丈夫的艰难处境和内心感受。诗中提到“负疾如丘山”和“天乎不可堕”,表达了对疾病和苦难的无奈和抗争。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十分真挚,反映了古代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诗中的“姑何抚,娇儿何怙妾不苦”等语句,展现了女性在逆境中坚强的一面,以及她对儿子的深情牵挂。
  1. 文学手法分析
  • 意象运用:《三割股 其二》中大量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负疾如丘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丈夫的健康状况,也暗喻了家庭所面临的沉重负担。
  • 语言风格:陈斌在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古典词汇和修辞手法,如“天乎不可堕”、“勚此穷山中”等,这些诗句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也增添了诗歌的深沉内涵。
  1. 文化意义
  • 孝道文化:这首诗通过对夫妻二人共同面对困难的描述,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 家庭关系:《三割股 其二》反映出古代中国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夫妻之间的互相扶持、父子之间的孝顺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割股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夫妻间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和家庭关系的深刻揭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家庭观念,同时感受到古代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