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碧山吟社有感

春申涧上古棠梨,十老风流尚在兹。
盛世亭台传胜地,暮年诗酒动当时。
碧山人去无遗构,白社台荒有断碑。
今日飘零孙子在,寒泉照我鬓如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碧山吟社有感》是一首明代诗人陈大成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歌通过描绘碧山吟社的盛况,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雅集情景,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诗中“春申涧上古棠梨,十老风流尚在兹。”描述了古时碧山吟社所在的春申涧畔,古树成荫,风景优美,十位老者在此留下风流佳话。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象征着那些文人学士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格。

“盛世亭台传胜地,暮年诗酒动当时。”则表达了碧山吟社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个聚会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精神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文人墨客饮酒作诗,享受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友人的哀思。“碧山人去无遗构,白社台荒有断碑。今日飘零孙子在,寒泉照我鬓如丝。”这些句子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缅怀和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怀念着那个曾与他共同饮酒作诗的地方,以及那些陪伴他度过晚年时光的朋友们。

《过碧山吟社有感》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情,以及文人对于自然美、友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