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旗箭拟高牙,帐下群凶击柱哗。
蝇拂纶巾谁氏子,黄袍一旦竟身加。
庚子诗鉴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子诗鉴》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郭则沄创作的一部诗歌选集。
郭则沄(1882-1946),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音庵),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郭则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涉及多种文体,包括散文、诗歌等。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和表达。郭则沄的创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庚子诗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诗歌选集,涵盖了清末至民国时期众多诗人的作品。该书由郭则沄所编撰,共分为四册,每册包含五十首诗歌。《庚子诗鉴》的出版时间是1940年的秋季,随后又在1941年春续刊了一卷,五卷合计共收录了五百首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郭则沄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珍贵的文学作品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庚子诗鉴》中的作品题材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事诗。这些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
《庚子诗鉴》不仅是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诗歌的宝贵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们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对于热爱诗歌和历史文化的朋友们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和学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