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寄康山诸友

水木清华,亭台窈窕,此中况著吟朋。
有杂花如锦,有酒又如渑。
正吹雪、鲥鱼上后,药阑红处,翠袖同凭。
属嬉春新句,醉中写上吴绫。
江湖载酒,料状元、此乐何曾。
也十面琵琶,百番腰鼓,换了滂膺。
说与史方张顾,想登临、忆我还能。
梦飞帆来也,隔江山色棱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我不知道。“扬州慢 寄康山诸友”是姜夔的作品,由姜夔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创作。这是一首自度曲,词牌名《扬州慢》。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姜夔(约1154年—约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姜东野等,汉族,南宋词人,出生于音乐世家。他擅长音律,精于制曲,其词作以清空骚雅著称。
  1. 原文与翻译
  • 《扬州慢》的原文如下: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过扬州时所见所感。开头两句介绍了扬州昔日的繁华景象,然后转入对这座城市当前荒凉状态的描述。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城中的景象,最后一句通过戍楼传来的悲鸣,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感慨。

  1. 词的鉴赏
  • 此词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古之思,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注。词中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扬州慢 寄康山诸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艺术美的词作,通过对扬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词不仅是姜夔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对于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