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苍龙啸月琴

刺船海上归来,枯桐蜕骨寒云里。
大鱼出听,瘦蛟潜舞,谁吟波底。
万窍皆喑,一丸初上,四山如洗。
有老渔夜半,抛来铁网,珊瑚树,收齐起。
欲把冰丝偷写,怕沧江、百灵腾沸。
苏门人杳,广陵散绝,世无此耳。
黯黯龙文,愔愔楚籁,匣尘满矣。
但好天良夜,魂清骨冷,抱金徽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苍龙啸月琴》是一首清代诗人郭麟创作的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郭麟,清代著名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水龙吟·苍龙啸月琴》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郭麟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备受推崇。
  2. 作品原文:刺船海上归来,枯桐蜕骨寒云里。 大鱼出听,瘦蛟潜舞,谁吟波底。万窍皆喑,一丸初上,四山如洗。有老渔夜半,抛来铁网,珊瑚树,收齐。
  3. 艺术手法:郭麟在《水龙吟·苍龙啸月琴》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刺船海上归来”可能寓意着诗人经历了一番海上旅行或探险之后归来,而“枯桐蜕骨寒云里”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经历风霜后回归本真的状态。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郭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4. 情感表达:在《水龙吟·苍龙啸月琴》中,郭麟的情感表达细腻且深刻。他用“大鱼出听,瘦蛟潜舞”等形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借由“谁吟波底”,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5. 文化价值:《水龙吟·苍龙啸月琴》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词中蕴含的哲理、情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都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郭麟的《水龙吟·苍龙啸月琴》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