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题徐缦云今宵酒醒图

阿谁抵死催人去,楼头五更钟动。
玉箸痕垂,银荷灰烬,消得几番潜送。
如尘似梦。
有万叠山低,一篷愁重。
月晓风残,离情别恨此时种。
江郎赋情渐减,送君南浦路,若个曾共。
白雁横天,秋河络角,江上夜潮初涌。
薄衾孤拥。
想隔著高城,水精帘控。
吟到销魂,瘦肩山字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题徐缦云今宵酒醒图》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为作者对一位朋友的追忆,通过对友人生活片段的回忆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当时辛弃疾因政治原因被贬至信州,在江西上饶居住。
  • 徐缦云即徐玑,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辛弃疾与徐玑关系密切,两人曾共同参与诗歌的创作和讨论。
  1. 内容解析
  • 开头三句“台城路”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用以引出全词的主题。“台城”一词不仅指古代的南京城墙,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我怀”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今宵”则暗示着一个特殊的时刻——可能是一次深夜的对话或聚会。
  • “酒醒”一句描绘了场景,表明时间已经过去,而友人还在酣畅饮酒。这既是一种对友情的珍惜,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 “梦回”一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它暗示了一种梦境般的美好回忆,以及现实中无法触及的遗憾。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 “故山”一句则直接指向了作者的故乡。这里的“故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情感上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它代表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 最后“一樽”两句则是对整篇词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它们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思。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1. 艺术特色
  • 此词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充满了深沉的情感。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蕴。
  • 在结构上,本词采用了传统的词牌“台城路”。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词显得整齐划一,同时也便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 在意境营造上,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不仅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台城路·题徐缦云今宵酒醒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朋友深深怀念之情的词,也是一首具有深厚艺术特色的佳作。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传统词牌的结构以及丰富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