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抵死催人去,楼头五更钟动。
玉箸痕垂,银荷灰烬,消得几番潜送。
如尘似梦。
有万叠山低,一篷愁重。
月晓风残,离情别恨此时种。
江郎赋情渐减,送君南浦路,若个曾共。
白雁横天,秋河络角,江上夜潮初涌。
薄衾孤拥。
想隔著高城,水精帘控。
吟到销魂,瘦肩山字耸。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辰翁的《台城路·题徐缦云今宵酒醒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阿谁抵死催人去,楼头五更钟动。
- 阿谁:指何人,何事之人。
- 抵死:极度、竭尽全力的意思。
- 催人去:催促人们离去。这里的“人”指诗人自己。
- 楼头:楼顶,此处借指送别的地点。
- 五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钟声: 报时的声音,通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推移或人的离别。
第二句:玉箸痕垂,银荷灰烬,消得几番潜送。
- 玉箸痕:形容泪珠像玉筷子一样晶莹透亮。
- 银荷灰烬:形容蜡烛已燃尽,只剩下灰烬,比喻时光流逝。
- 潜送:暗中送别,暗地里为某人送上行装或礼物。
第三句:如尘似梦。
- 如尘似梦:形容事物如同尘土和梦境一般短暂而虚幻。
第四句:有万叠山低,一篷愁重。
- 万叠山:形容山峰层层叠叠,连绵不断。
- 一篷愁重:形容心情沉重,如同背负着重重的忧愁。
第五句:月晓风残,离情别恨此时种。
- 月晓风残:形容夜晚月光明亮,但风已经吹得差不多了。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 离情别恨:形容分别时的伤感和遗憾之情。
第六句:江郎才尽,送君南浦路,若个曾共。
- 江郎才尽:用来形容才华耗尽,无法再创作新的作品。
- 若个曾共:意思是谁能与你共同度过这些时光?
- 南浦路:古时江南水乡送别的地点,这里用来象征告别的地点。
第七句:白雁横天,秋河络角,江上夜潮初涌。
- 白雁横天:形容大雁横飞过天空。
- 秋河络角:秋天的河流结冰,形成冰角。
- 江上夜潮初涌:晚上江面上的水开始上涨,形成潮汛。
第八句:薄衾孤拥,想隔著高城,水精帘控。
- 薄衾孤拥:形容孤单地躺在床上,被子很薄。
- 水精帘控:形容精美的帘子被拉开,可以透过它看到外面的景色。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心情。
第九句:吟到销魂,瘦肩山字耸。
- 吟到销魂:因为吟诵诗文而感到灵魂都要融化了。
- 瘦肩山字耸:形容诗人的身躯消瘦,肩膀高耸,仿佛是写诗时挥笔所致,也形容诗歌的力量使人心醉神迷。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开头两句以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细节描绘展现了离别的痛苦。结尾两句则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