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旋合忽旋开,好鸟依人去复回。
七尺短藤圆笠子,一溪行过一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轻云旋合忽旋开,好鸟依人去复回。
七尺短藤圆笠子,一溪行过一溪来。
《南华道上口号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之一,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秋。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杭州的所见所闻。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者,一生致力于恢复宋朝的国势,并写下了许多激昂慷慨的诗歌。其中,《南华道上口号二首其一》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南华道上口号二首其一
刘克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北风吹兮烈烈土,南方日兮暖洋洋。
朝云暮雨时难辨,但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感慨。首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形象地展现了秋季的景色:秋风萧飒,白云悠悠;树叶凋零,候鸟南迁。接着,“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然而,诗人心中的美好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北风吹兮烈烈土,南方日兮暖洋洋。”这里的“烈烈士”可能暗指北方的抗金英雄,而“暖洋洋”则形容南方温暖、和平的生活环境。最后四句“朝云暮雨时难辨,但见长江天际流”则是诗人对于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的隐喻,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不可知、难以把握的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比南北不同的季节气候,折射出诗人对国事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