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刺寒滩访旧船,踏莎犹记菊篱偏。
窗遥林散经时雨,厨冷禽窥过午烟。
杖笠路难摇落后,登临事异乱离前。
知君未肯论湖海,闲数飞鸿过晚天。
酬陈尧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陈尧夫》
清代诗人通复,字文可,号冬关老人,是这首诗的作者。他出生于浙江嘉兴,少与曹溶同学,后来选择出家,以咏春草诗名于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尤其以咏春草诗著称。
《酬陈尧夫》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重刺寒滩访旧船,踏莎犹记菊篱偏。 窗遥林散经时雨,厨冷禽窥过午烟。 杖笠路难摇落后,登临事异乱离前。 知君未肯论湖海,閒数飞鸿过晚天。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拜访老朋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在寒风中寻找老船,踏莎行间仍记得菊花篱笆的痕迹。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林中的雨滴,厨房里冷气逼人,只有鸟雀窥视着过午的烟雾。尽管道路崎岖困难,但诗人依然坚定前行,面对人生的变化和离别的困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关怀,以及在黄昏时分,悠闲地数着飞鸿过天。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诗人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酬陈尧夫》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的诗,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