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归未遂经时改,问尔何为更向南。
急浪长风如可借,翠崖丹壑故须探。
城高蜃市连青海,山压蛟宫老碧潭。
回首两湖霜夜月,一星佛火澹茅庵。
将之广州留别南雄陆孝山使君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之广州留别南雄陆使君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孟浩然在广东任职,因故要离开广州前往北方。他写下了这两首诗作,表达了他对广州以及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之情。
第一首诗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砍新篁。
应知逐臣易水曲,肯向横江买断岸。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特有的风景和环境。海畔的尖山像利剑一样尖锐,秋天时节新砍的竹子纷纷倒下,象征着生机勃勃。诗人用“逐臣”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南方,但心系朝廷,渴望建功立业。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愿意在南方过上安稳的生活,而是愿意追随皇上,继续为国家效力。最后一句“肯向横江买断岸”,则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他不拘小节,愿意为了国家的大义而做出自己的牺牲。
第二首诗如下: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自长。
这首诗同样描绘了岭南地区的风光景色。诗人通过描绘岭上的树木和江水的流动,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高处,远眺远方,却只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峦;而江水曲折蜿蜒,仿佛有无尽的哀愁。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他相信,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最后一句“共君今夜不须睡”,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相信与朋友相聚的时刻将会充满欢乐和幸福。